智慧文化
根據國家發展規劃,文化產業的比重逐年上升,并且正在發展成為國家經濟支柱產業之一。建設成功的智慧城市是文化的城市,一定會將文化視作“智慧城市”建設的重要一環和重點拓展方向,以“物聯網”技術為核心,綜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形成“智慧文化”,在數字圖書館、數字博物館、數字檔案館、數字化展覽館等諸多領域形成智慧文化建設及應用的核心競爭力。同時提供文化創意產業平臺、展覽展示設計施工、文化類項目咨詢與運營規劃等服務。
一、智慧圖書館
利用信息網絡,將信息資源按一定組織形式,以滿足分布式面向對象的信息利用需要,這是新一代智慧圖書館的基本建設要求。智慧圖書館利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存儲各種圖書資源,把各種不同載體、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資源用數字技術存貯,以便于跨越區域、面向對象的網絡查詢和傳播。它涉及信息資源加工、存儲、檢索、傳輸和利用的全過程。
二、智慧博物館
采用統一框架和標準,綜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,做好現場服務、網上服務、館內業務、館際交流及基礎支撐五個層面的核心工作,構建一個以信息網絡為支撐,文化遺產數據中心為基礎,以基礎構架建設、觀眾服務建設、綜合業務建設和博物館運營推廣,面向多層次受眾的信息系統。這是現代化博物館高效運行服務的一套必備平臺,提供收藏保管、科學研究、宣傳教育、陳列展覽、考古修復、展館運營、國際交流、文化休閑等多項業務,具有綠色化、運營化、國際化的集群館發展趨勢。實現博物館文化的數字化積累、互動式展示及信息化傳承。
三、智慧檔案館
通過存儲管理與調度、全文檢索以及基于數字簽名加密的數據傳輸交換技術,實現海量數據存儲。智慧檔案館將有機地整合多種類型、多種載體的檔案及文獻信息資源,建設海量檔案數據接收、處理、存儲、管理、利用、分發、展示的集成管理中心,
實現文獻資料庫貯存、檢索利用的即時響應和跨地域跨平臺的資源共享、互連互訪。
四、智慧展覽館
智慧展覽館是以展覽服務為核心,發揮互聯網海量、集成、搜索、交互、多媒體等優勢,以圍繞每場展出的信息預告、在線多媒體預展、媒體專家和公眾點評、展品運營為主體內容,以移動互聯網相關平臺為載體,全方位聯動參展相關機構、場館、人員、物品、交流活動、人才培養等商業服務。智慧展覽更強調借助“互聯網+”,堅持以人為本,讓展品能跟公眾高度交互,為公眾提供無處不在的服務,傳播科學技術、中華文化和歷史文明。